党姓的来源
一、来源有七。
1、源于姒姓,出自夏禹的后裔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
史书记载,夏禹后裔的世居党项,遂姓党氏。党氏族人多奉夏禹为得姓始祖。
2、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的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
据史籍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》记载,春秋时期,晋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封邑于上党(今山西上党),于是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党作为他们的姓氏。
3、源于任姓,出自春秋时期的鲁国之邑阙党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
春秋时期,鲁国有位大夫党氏,相传是黄帝小儿子禹阳的后裔,任姓,被鲁国君主封于阙党邑。
阙党,是春秋时期鲁国一个地邑的名称,其地在今山东省曲阜市内阙里,其后人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,称阙党氏、鲁党氏,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党氏、阙氏、鲁氏。该支党氏的正确读音作zhǎng。世代相传至今,还分衍出掌氏、仉氏两个姓氏家族。
4、源于羌族,出自秦汉时期西羌的分支党项族,属于以氏族部落名称汉化为氏。
党项族是我国古代西北的少数民族。根据典籍《广韵》的记载,党项族本来是西北羌族的一个分支部落群体,后来以氏族部落称谓汉化为姓氏,称党项氏,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党氏、项氏。
5、以地名为氏
源于鲜卑族,出自北魏元天穆之后,北魏孝庄帝在位时,封其族叔安南将军、并州刺史元天穆为太尉公,封上党王,领兵驻守壶关,世代食上党之邑。
6、汉化为氏
源于藏族,出自秦、汉时期的党项民族。
源于回族,出自西夏党项族。
源于满族。
源于鄂温克族。
7、新中国成立后,一部分孤儿院中的孤儿也被冠以党姓,以纪念中国共产党的养育。
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在繁体字中“党”和“党”意思不一样。党氏在繁体字中只能用“党”,而党派只能用“党”,只不过在汉字简化时“党”被简化为“党”了。
二、迁徙分布,聚集地
(缺)党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党姓出自姬姓。春秋时候,晋国有大夫被封到上党这个地方,其后代有的以地名作为姓氏,称为党氏,是今天党姓的一支起源。还有一支党姓也起源于春秋时候,那时后,鲁国有个大夫被封到党这个地方,他的后代也以封地名为姓氏,成为党姓的又一支来源。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羌族,羌族中有姓党项的,后来和汉族融合通婚,学习汉族文化,接受了汉族单姓的习惯,就改为党姓。又有说古代北方有鲜卑族人,也有以党作为姓氏的,后来成为汉族党姓的一个来源。党姓明末由山西曲沃县迁徙北流,现历廿世约二千余人散居两波小一扶来各里,南丰祠建于新丰,信庵建于中和,泰堂祠建于丽洞,南山祠建于南禄。
光绪间陕西饥,南山子孙以祭祀余款乐助多金知县梁骝藻以惠普灾区题赠。当代的党姓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,其中以陕西、山东、山西、云南等地较为集中。其中,陕西韩城的党家村在秦陕大地的角落里熠熠生辉,近来年随着“民居瑰宝”的美誉声名鹊起。古时候,这里的人们盖起高堂广厦,筑起堡垒碉楼,坚守着自己的香火与财富;如今,他们的后代修缮墙垣,广纳游人,依然在这里坚守着祖先留下的屋宇,和行将淡漠的古风。元志顺二年(1331年),党姓始祖党恕轩,由陕西朝邑县逃荒至此,落脚开荒种田谋生。
100多年后,明洪武年间,贾姓始祖贾伯通,从山西洪洞县迁居韩城经商,第五代和党姓联姻,其子在明嘉靖四年(1525年)定居党家村,成为党家村的第二大姓。至今党家村依然由党贾两大姓氏组成,外姓极少。党姓家族原以务农为生,而贾姓却有经商的传统,乾隆年间,贾姓创立了“合兴发”商号,经营日用杂货、木材、瓷器、茶叶、药材等,在河南与湖北交界地带发了大财,成为巨商。在贾姓带动下,党姓也加入了经商行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