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姓的来源
1、源于官位,出自神农属下专事占卜的司怪,属于以官职称谓省文简化为氏。
据史籍《元命苞》记载:“神农为上古部落酋时,有司怪。”
司怪,就是专职从事占卜祸福、解释当今、预测未来的祭司,是古代荒朦时期人类解释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一种职能行为。
2、源于官位,出自两周王朝官吏司成,属于以官职称谓省文简化为氏。
据史籍《左传》记载:“春秋时郑国有大夫为司成,其后以先为姓。”
司成,即大司成,为商末周初即设有的官位,为专职教导世子(王族子弟)之官,职如先秦乃至两汉时期的祭酒。
3、源于官位,出自两周王朝官吏司臣,属于以官职称谓省文简化为氏。
司臣,是春秋时期晋国始设的一种官位,专职负责掌管外事,即负责晋国对其他诸侯国的涉外事务,如同当今的外交官。
据史籍《通志·氏族略》记载:“春秋时晋大夫叔虎,被封于郄,建郄国,下有卿士司臣,其后以祖官为姓,称司臣氏。”
其后,各诸侯国皆有仿设,司臣遂成两周时期各诸侯下属之官称常例。
4、源于官位,出自两周王朝官吏司马,属于以官职称谓省文简化为氏。
司马,为西周时期开始设置的一种官位,负责掌管军政、庶赋(后勤)、战争,一如当今军制中的司令员,最高长官称大司马。
据史籍《尚友录》的记载,西周时有伯爵程国,时称程伯。至程伯休父时,为周王室司马官,受周天子赐为官族。
不过,楚国称司马之官为令尹,后称柱国,大司马称上柱国
5、源于官位,出自两周王朝官吏司寇,属于以官职称谓省文简化为氏。
司寇,亦称司隶,是西周初期由周公旦设置的一种官位,先为中央王朝政府专制,是负责掌管司法和治安的行政长官,甚至可以据法诛戮大臣,如同当今的司法部、公安部。后来伯爵以上诸侯国亦设司寇之官,职能相同。
据史籍《世本》记载:“春秋时卫灵公有子公子郢,其子孙世为卫司寇。”后来著名的司寇亥就是公子郢的后裔。
6、汉化改姓为氏。
源于蒙古族,源于满族。
二、迁徙分布,聚集地
司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古老姓氏,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五位,人口约五十九万余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.036%左右。
关于司氏的来源,姓氏学界皆认同是来源于官名称谓,因此其姓源繁复,不可一论。
先秦时期,司氏族人已分布于郑(今河南新郑)、晋(今山西)、卫(今河南濮阳)、程(今陕西咸阳)等地。《姓氏考略》载,司氏最早繁衍发展中心是古代顿丘。这个地名,曾经出现于《诗经》中的《卫风·氓》,是一个与中华民族有深厚渊源的地方,根据考证,这个地方在春秋时代是属于卫国的一个邑,到了战国时代又改隶魏国,位置在今河南清丰县。可以说,司氏中国人的老家就在这个地方。